top of page

心理韌力-運動篇

何盈靜 May He 諮商心理師


這是一場重要的籃球比賽,輸家只能拿下亞軍,贏家才能稱霸。


剩下倒數5分鐘,我方落後3分,對方來勢洶洶,看來勢在必得,亟欲從地主這裡帶走冠軍獎盃。環視滿場的地主球迷及我方旗幟,加油吶喊的聲音幾乎蓋過教練在場邊的指揮聲,學姐吆喝著「守下這一波」,我方確實用堅實的防守陣容守下對方的攻勢,準備反擊。


接著球交到我手上,我依循著演練過無數次的運球,推進至前場,我感覺自己心跳加快。看著學姐上中要球但被守住,我在三分線弧頂位置外並未傳球,對方擺出32防守陣容,守著我的是控球後衛,身高少我7公分,我相信教練及隊友,他們也一樣相信我,我做出換手運球,擺脫防守者後,帶一步跳投,球「唰」地入網。


落後1分,對方再次攻籃未進,球還是交到我手上,同樣的場景重複上演,我有足夠信心我們會贏,也知道我的帶一步跳投依然會進。在運球推進、過人擺脫、拔起跳投的10秒鐘內,我瀏覽盃賽會旗、二樓看台注視的觀眾、工作人員,內心充滿平靜,接著屈膝、收肘、彈臂、讓球沿著我的指尖射出,球如預期入網,我方反超前比分。


對方板凳區像洩了氣的皮球,我方則歡聲雷動,倒數2分鐘,兩方士氣已顛倒,那一刻我知道我們贏定了,接下來只要認真防守,並且保持些微領先,直到比賽結束。


最後我們贏了4分,拿下冠軍。



前述是我在大學時於校際盃女籃賽事最後一場冠亞之爭回憶的片段,用以介紹「心理韌力」的概念。在這場比賽之前,我已經輸了無數場比賽,訓練過程中大小傷勢不斷,然而只有我自己清楚:「堅持」下去要付出哪些代價,以及得到哪些收穫。


心理韌力(resilience),也可稱為復原力,在心理學領域中可引申為「抗壓性」、「壓力因應」、「耐受力」,係指當遇到困境或威脅時,能夠很快調整生活步調,並展現調適的能力及特質,將自身奮鬥的過程視為正向,亦能觀察自我成長及改變,不被負向情緒淹沒。


我在運動競賽的過程裡發現「心理韌力」帶來不同於技巧訓練的效果,通常技巧熟練後能創造佳績,但僅限於某個範圍,到達極大值後很難繼續突破,若停滯在高原期,卻沒有充足的心理韌力相應而生,便可能因一時的挫敗而一蹶不振。此時,除了改善技術面問題,也應該針對心理素質進行強化,易言之,就是計畫性、階段性、目標導向地增進自我效能感,讓人產生不斷挑戰自我的動力,並且自我修正及調整,形成良性循環。


「心理韌力(resilience)」作為應用於生活的核心概念,橫跨心理、運動、職場、人際互動、情感關係各個領域,我們可以透過逐步鍛鍊心理韌力,生出勇氣進而行動,也相信自己永遠有修正和調整的機會,成為無懼失敗的自己。



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@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

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@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!
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😄

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?

把「看見心理」的LINE分享給朋友➡️

或者搜尋「看見心理」的LINE ID➡️@seeingcounseling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