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「台南人怎麼可以在這裡加糖?」,淺談原生家庭與成長經驗對人的塑造

已更新:2022年11月16日

張庭綱 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


「台南人怎麼可以在這裡加糖?」,淺談原生家庭與成長經驗對人的塑造/看見心理

電視劇《俗女養成記》描寫了戲中角色陳嘉玲的諸多原生家庭成長經驗,讓許多觀眾深受感動。而《俗女養成記》、《俗女日常》的原著作家江鵝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經提到,有一天她示範炒米粉給德國朋友看,在某個步驟中加了糖,德國朋友瞪大了眼睛質疑「鹹的料理怎麼可以加糖?」。江鵝才意識到了自己的理所當然,並非全世界的理所當然。自己的理所當然是來自台南人的理所當然。

原來每個人的「理」所當然,那個「理」都可能有自己獨特的形成原因,旁人未必能夠完全理解。這個「理」深入骨髓地與自己的原生家庭、成長經驗合為一體,雖然獨特卻又因著已經溶為自己習以為常的一部份而不再特別、察覺不到。


就好像在世界中的某個角落,上街乞討賣藝,是某個孩子的再平常也不過的成長日常,生存所必須;對某個身處上流富貴的孩子來說卻是不可思議而難以想像的生活。


此刻「理所當然」的「理」之所以能跟「當然」暫時分離,拿出來思考與討論,是因著「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,以及感受到某種強烈的情緒經驗被召喚起。」


其中之一種魔法級的召喚儀式是道地家鄉菜,家鄉菜跟家鄉特產可以引起濃烈的鄉愁感。


原鄉經驗與原生家庭經驗深深地塑造一個人,這是一種無形的血肉,添加在我們的思考骨架與情緒生活中。偏偏這樣的議題能夠被討論,經常發生在我們身處異鄉;已經脫離原生家庭;或內心很想脫離原生家庭束縛的狀態中。


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,就像一杯有結晶體沉澱其中的水。當我們願意去思考這些經驗,此刻我們正在做的事,就像這杯結晶沉澱的水拿去曬乾,把其中留下的結晶體拿出來嚐嚐,發現:「原來這是鹽巴!」或「原來這是糖!」


當我們知道手上擁有的是鹽巴,就可以把這些鹽再撒到其他地方,可能依然是水中,或我們某道正在翻炒的料理中。此時這道料理好吃或不好吃的關鍵之一在於,會不會鹽灑得太多或灑得太少,拿捏的比例是否剛好。一如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可能有傷痛也有成長的養分,已經成人的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運用這些生命經驗,繼續生活下去、往前走。


但最根本而要緊的是,我們得先知道我們手上拿著的是把鹽還是糖。不嚐看看,就不會知道;不親自嚐看看手上這把鹽,只聽別人說,看別人的故事當中煮的菜,少了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背景與家庭經驗,就不容易有最真實的體驗,不會知道這箇中滋味。了解手上掌握材料是什麼的人,更有機會創造自己心中想要口味的一道料理。


這就是為什麼原生家庭經驗值得我們探索的原因所在。


這是一個起點:當家鄉菜或家人的拿手菜勾起我們的鄉愁,問問自己什麼樣的記憶在廚房或餐桌上重現了?這樣的記憶跟什麼樣的經驗感受連結在一起了?我們是為了什麼努力至今,是故能嚐到這般味道的鄉愁?


不只是鄉愁,當我們意識到對某項食物或某種口味有偏好,說不定也有些情感連結存在食物中,被嗅覺與味覺喚起。


同樣地,某人說的某句話做的某件事旁人覺得沒什麼,自己在心中卻特別地激動或相當有感覺,這類不尋常的情緒與行為反應,說不定也有些特別的情感連結被勾起了。


觀察自己是一件有趣的事,未必總是會感受到甜蜜快樂,就如味覺尚有酸苦辣鹹等各形各色。也因著原生家庭曾經令我們感到傷痛,有時候我們會害怕嚐試、不願去想,但是若是有機會,願意探索其中,相信能有所斬獲。




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@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

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@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!

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😄

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?

把「看見心理」的LINE分享給朋友➡️

或者搜尋「看見心理」的LINE ID➡️@seeingcounseling

bottom of page